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世界中医药》 > 201810
编号:13584525
马万千老中医基于体质辨识运用食疗方治疗便秘临床经验总结(3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8年5月15日 《世界中医药》 201810
     病案二:某,男,68岁,2017年4月12日初诊。患者诉大便干结,如硬球状,排便困难,3~4日一行,平素时有耳鸣,手脚心烦热,夜间汗出,腰膝酸软,患者形体消瘦,两颧红赤,舌红,苔薄白,脉细。根据患者临床表现,马老认为患者为阴虚体质,中医诊断:便秘 阴虚内热型,治疗以滋阴清热、润肠通便,选用麦冬6 g、桑葚10 g、杏仁4 g、枸杞子10 g、黑芝麻10 g、粳米50 g,将以上各味洗净,同煮熬粥,加适量蜂蜜,食用1次/d,食用4周。2017年5月10日二诊,患者诉排便困难较前有所减轻,五心烦热有所缓解,纳食较前增多,在前方基础上加玉竹10 g、山药10 g,以增加滋阴润肠之效,继服4周。2017年6月7日三诊,患者诉大便2日一行,稍偏干,呈条状,五心烦热及盗汗明显缓解,纳眠可。嘱患者继服此方,此后随访,患者诉大便通便。

    5按语

    便秘是当今社会常见的困扰问题之一,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,也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种症状。便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,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,威胁生命。因此,积极防治便秘是当务之急。目前,西医治疗便秘以对症为主,多用泻药,在短期内虽能达到通便目的,但该法治标不治本,易出现药物依赖性,不良反应较多,损伤脾胃,停药后病情多复发。便秘的非药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,在2004年便秘的指南中对一般治疗(即饮食调理、生活习惯等方面)进行简单描述,在2013年指南[9]对饮食、生活的调适、心理反馈等方面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,在2016年美国便秘临床诊治指南[10]中,首次明确提出了将饮食调整、生物反馈等作为1B类中等质量的强推荐。可见,西医在便秘的治疗中也逐渐增强了非药物治疗的重视和肯定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马万千老中医认为,便秘属慢性病,对便秘的治疗不可急而攻之,应是一个长期的治本的过程,应根据个人体质不同,因人制宜,给予个体化的食疗方,长期服用,以改善便秘的症状,同时改善患者的体

    质,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。马万千老中医在临床上基于体质辨识,运用食疗方治疗便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,发挥了中医药简、便、验、廉的优势,标本兼顾,体现了中医“因人制宜”个体化诊疗思想,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[1]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.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[J].中华消化杂志,2004,24(1):3940.

    [2]王琦.中医体质学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8:286293.

    [3]王琦.中医体质三论[J].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8,31(10):653655.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[4]蔡珂,崔焌辉,沈锋,等.老年人慢性便秘中医体质的观察研究[J].浙江中医杂志,2016,51(12):874875.

    [5]王孝康,劉林利.《伤寒杂病论》食疗法探讨[J].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5,13(5):67,12.

    [6]王会梅,徐桂华,王丹文.中医食疗的理论与应用[J].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8,10(4):6971.

    [7]梁莹.按中医体质饮食调护老年便秘平行对照研究[J].实用中医内科杂志,2015,29(11):165168.

    [8]屈玉华,陈凤鸣,黎胜春.根据中医体质学对功能性便秘者行中医食疗效果研究[J].四川中医,2016,35(5):144145.

    [9]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.中国慢性便秘的诊疗指南[J].胃肠病学,2013,33(10):605612.

    [10]邵万金.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便秘临床诊疗指南[J].中华胃肠外科杂志,2016,19(12):14361441.

    (2017-09-13收稿责任编辑:芮莉莉), http://www.100md.com(孙颂歌 马万千 邱新萍)
上一页1 2 3